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访

突围成功后,郑州汽车产业做了这件事

时间 : 2024-09-23 20:30:43来源 作者:祁驿、田育臣

610 610

“郑州区域内汽车电子、车用操作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决策、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氢能储能、氢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融入汽车产业链、供应链。”9月23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24中国(郑州)新能源汽车生态伙伴大会暨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开幕式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郑州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生态的聚集效应日益明显,郑州正迎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黄金期。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指出,近年来,河南省和郑州市在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更加可期。

从2023年至今,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爆发”的大背景下,郑州异军突起,在整车产销突破200万台冲击300万台的同时,郑州正着眼于“整零结合”,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升级打造,这又将给河南带来什么?

整零协同豫材豫用

“郑州现有7家整车制造企业、15家专用车生产企业,形成了客车、乘用车、商用车三大整车板块,年产能超260万辆。”9月23日,在2024中国(郑州)新能源汽车生态伙伴大会整车企业集团与汽车产业生态伙伴对接活动上,郑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明表示,郑州市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量的重要抓手,坚持“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

这也不难理解,在零部件配套方面,郑州现有150余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正在大力建设以航空港区、经开区、中牟县、高新区为主的“4 N”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本地配套率已经提升到40%。

只有零整协同,完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升级打造,才会在郑州汽车产量提升到300万台的同时,给河南增添发展后劲动力,汽车工业是一个产业链条极长的大型产业,该产业是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和科技密集型的产业,而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省会的郑州,就承担着构建全链条汽车产业生态的重任。按照河南省和郑州市的规划,到2025年,力争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升到60%以上,部分重点车型本地配套率甚至要达到80%。

全链条生态“河”所为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大趋势,让以郑州为龙头的河南汽车产业抓住了机遇,抢滩产业变革。预计今年全年,郑州汽车产量将达到140万辆、增长68%,其中新能源汽车70万辆、增长120%,以整车带动河南汽车产业整零协同正当其时。

协同赋能带来了新动能。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就是整零协同的一个好例子,该基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祁晨介绍说,自2017年以来,上汽集团累计投资超200亿元,以整车厂、发动机厂为链主,带动全球云计算数据中心、软件中心、零部件集群、供应链物流、移动出行、金融及融资租赁、充电场站、新能源循环产业、动力电池等数十个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布局郑州,形成了多元产品体系和产业链生态体系。

郑州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花磊介绍说,正是因为上汽、宇通、东风日产、海马四家整车厂的全链条产业,郑州经开区形成了三个千亿级的主导产业集群,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的产业集群。

协同赋能带来了新聚合。

郑州航空港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挥部副指挥长翟同立介绍说,航空港区在引进比亚迪整车零部件及刀片电池生产基地之后,比亚迪汽车产值已突破700亿元,产能持续盘活,在豫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同时规划建设法国埃顿、科创零部件、港东、鑫鹏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形成研发、制造、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在汽车后市场方面,优信集团汽车后市场总部签约落地,围绕打造汽车城超级环线大力引进汽车改装;联动中牟、尉氏和开封,航空港区聚力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不但明确了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的思路,而且深化了省内地区间分工协作的理念。

协同赋能带来了新机遇。

“郑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给我提供了在老家附近工作的机会,待遇也挺好,我这两天就来办入职手续。”在比亚迪招聘中心,前来参与招聘的技术工人这样说道。

“我们拥有中原地区规模最大,测试能力最全面的机动车公共技术平台,新能源及传统汽车强检、智能网联封闭测试、燃料电池高端检测与研发技术能力全国领先,并建有国内最长的民用第三方直线性能测试管道,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大赛的举办地,与上海交大合作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材料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中牟县委常委、副县长荣旭光介绍说,作为郑州乃至河南最早孕育汽车产业的县域之一,依靠着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及服务的全产业链条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及服务的全产业链条,中牟正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研发和转化,为郑州汽车产业增加了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大有可为

在开幕式上,北京华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氢动力(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上元控股集团与中牟县政府签约;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郑州经开区管委会签约;北京斯年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赛科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签约;溧阳市山湖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坤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签约。

另外,还有12家企业和中牟县人民政府、5家企业和郑州经开区管委会、3家企业和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2家企业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在台下现场签约。

郑州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热土,最重要的就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之下,才会有河南汽车产业的突围而出。

郑州市副市长胡军介绍说,近年来,郑州持续加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力度,建立了产业链链长制,出台了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50万辆,整车规模超过5000亿元,出台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兴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

以汽车产业链条为抓手,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和营商环境,在郑州市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正在河南汽车产业中展开。

“航空港区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营造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翟同立说。

“我们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科技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和产业的政策,(给予)供应的保障,在科技的研发、奖励,在人才团队、上市辅导等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值得一说的是三年来,我们累计为区内企业兑现政策支持资金超过38亿元。”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促进部部长张炜炜介绍说。

从2023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以发展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网联为重点推动关键零部件强链补链,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以来,以郑州为龙头的河南造汽车,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换挡提速”,已突破200万产能大关,正冲击2025年300万产能的新高度。

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大浪之下,郑州动能强劲,河南大有可为,中原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