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访

合资车企如何转型?别克:我给大家打个样!

时间 : 2025-09-16 19:25:47来源 作者:解元利

35 35

一年多前,别克还在经历至暗时刻,产品乏力、销量下滑、渠道退网……当时的别克甚至被质疑“前途无望”。谁能想短短一年的时间,别克便实现了逆风翻盘,销量止跌回升,利润扭亏为盈,新产品密集推出,渠道网络信心重回。

大河报汽车网

9月16日,别克在新能源时代真正的转型产品,至境L7首秀亮相,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别克至境将有三款新能源产品密集投放,从轿车到MPV再到SUV,都是基于逍遥融合架构平台打造,在智能科技和动力系统都有着领先实力。

从去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别克一连串强有力的操作,让市场真实地感受到,曾经的“大别克”真的回来了。

对于合资车企而言,转型的艰难是不言而喻的,在这轮国内车市新能源的转型中,有不少合资品牌因为转型失败而掉队,甚至已无奈退出中国市场,更有很多合资品牌仍在苦苦支撑与艰难摸索。

那么,在这场艰难转型中,别克到底做对了什么?

1.稳渠道+强产品+一口价,重塑市场信心

一年前的别克面临着燃油车市场被新能源产品不断挤压,原有产品线缺乏竞争力,几乎无牌可打的困境,终端市场的销售陷入僵局。“那时候真的是太难了,产品老化,没有竞争力,咬着牙卖一辆亏一辆,说实话当时真的没有信心了。”别克经销商回想起前两年的情景,直言当时真的是看不到希望。

在别克品牌深陷“退无可退、进无可进”的绝境时,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这对更年轻的新搭档接手别克,带领别克开始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地反击。

当时国内合资车企因销量大幅下滑,整车销售亏损严重,正普遍经历着渠道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的问题。别克率先做的是稳住渠道网络,坚定经销商的信心,他们开始渠道网络的梳理,减轻渠道压力,恢复渠道健康度,并在去年年底与全国各大主流汽车经销商集团签定合作协议,强化这支能打能冲的渠道网络能力,为自己接下来一场又一场的硬仗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对原来产品进行梳理和升级,率先强化拳头产品,保住优势市场。

在中国提到MPV,无人不知别克GL8。面对其他新势力竞品争相杀入分食市场份额,别克率先对GL8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与调整,GL8陆尊首搭真龙插混,让人们知道GL8也有了新能源产品,之后紧接着推出GL8陆尚真龙插混产品,并将GL8新能源产品线下拉到20万出头,并且精准瞄准家庭用户市场。事实证明,别克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对的,GL8的销量重回MPV销量第一,尤其是GL8陆尚迅速成为家庭增购的首选车型,GL8在MPV市场的王者地位被再度强化。

对于昂科威、君威等传统燃油车市场,别克则采取“一口价”策略,将君威价格直接下拉至10.69万元,昂科威的入门门槛也下探至16.99万元,一步到位又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将昂科威与君威的产品竞争力直接拉满,令依然钟情于燃油车的消费者,重新燃起对别克品牌的关注度。

重要的是“一口价”策略,打消了消费者对于别克品牌之前价格混乱的认知,直接缩短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周期。

在谈到转型的过程时,薛海涛表示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团队上下齐心把能做好的每一分都做好,“我在刚来的时候,就跟团队讲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做不成的”。之后在一场又一场的硬仗中,别克重新找回了信心,无论是别克内部还是外部声音,都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更有希望的新别克。

2.泛亚赋能,以“中国智慧”技术筑底

梳理产品线、强化拳头产品、稳健渠道网络……当上汽通用这套组合拳打完,在去年年底时上汽通用终于重回正轨,不仅销量止跌回升,更实现了盈利,也为别克新能源时代真正的王牌产品上市,争取到一定的时间,并做好了前期准备。

在当下国内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要想杀出一条“血路”,核心还得是产品——产品得符合中国市场的消费特点,并极具竞争力。

在至境L7的首秀发布会上,卢晓表示,这些年来,转型两个字一直是所有合资企业回避不了的必答题。面对激烈的市场内卷和全新的智电时代,要与行业第一阵营的优秀选手并肩站到一起并不容易,但是别克率先找到了自己的解题方程式,那就是“百分百做到了本土定义本土研发”。以前合资品牌推出的新产品都只是将全球车型、全球平台的产品进行本土化,“现在我们做到了中国定义、中国研发,这样可以快速聆听中国用户的声音,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归根到底让中国用户说了算”。

在中国车市进入智电新时代,上汽通用开始了将通用全球的工业经验,结合到中国的创新智慧,注入别克品牌,并由此诞生了别克品牌在新时代的全新竞争力。

从别克GL8插混的“真龙”动力,到别克至境L7的“真龙”增程系统,别克在动力技术路线上实现了多元化覆盖。同时,在智能化领域,其与Momenta深度融合,率先将具备强化学习能力的R6飞轮大模型应用于L7车型,并搭载最新的高通9775芯片,持续领跑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赛道。

这一切高效推进的背后,是上汽通用强大的技术基石——百万级“逍遥融合”架构平台。该平台为未来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提供了坚实基础。根据规划,未来半年内,别克将有三款新能源产品密集投放市场,标志着品牌焕新进入加速阶段。

而支撑上汽通用这艘巨轮成功转身的“定舱石”,正是其真正的“王牌”——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作为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核心研发机构,泛亚不仅拥有世界级的整车研发与验证能力,更关键的是,它由一支深刻洞察中国用户需求、精准把握市场脉搏的中方团队主导。这支“更懂中国”的团队,是上汽通用能够将全球技术与中国市场高效融合,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其在未来激烈竞争中构筑的核心壁垒。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卢晓曾是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是一位真正懂研发、懂技术的车企领导,这也使得其更能准确地做出决策与判断。

上汽通用的转型不仅是一场产品的革新,更是一次合资合作模式的深刻变革。其高效的转型成果,正赢得全球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在专访中透露,别克“真龙”插混技术在极短时间内的成功上车,曾让通用汽车(GM)总部感到“不可思议”,这背后正是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高效研发模式的强大支撑。如今,这种由中国团队主导的“泛亚模式”已开始“反向输出”至GM总部,成为其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参考。

这在传统的合资体系中是难以想象的。前不久,薛海涛在通用汽车(GM)总部汇报中国市场情况时,更是得到了通用汽车(GM)高层的极高重视与盛赞。

过去一年,上汽通用的巨大变化在美国GM公司内部获得了高度认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深刻的战略转身,不仅让GM领导层极为震惊,更为上汽通用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可与信任,并最终将双方在智电时代的合作,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新合力”。

后记:

上汽通用为合资车企转型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在智电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创新力量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上汽通用的故事雄辩地证明:谁能真正拥抱并赋能这股力量,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顺利完成时代赋予的转型使命。